我國許多成語是從歷史故事,典故,詩句中演化而來,把繁鎖復(fù)雜的語句進(jìn)行簡化、濃縮處理,如同蒸溜一樣,蒸發(fā)掉多余的水分,只留下言簡意賅的精華部分,較終形成以四個字為主的短句或詞組,形式固定下來,表達(dá)特定的含義,被人們廣為言說,大量用在書面語或口頭語中,便是成語。
“走馬觀花”恰恰就是這樣形成的,它的出處來自于唐代詩人孟郊。孟郊在七言絕句《登科后》寫道: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后兩句詩經(jīng)過不斷演變和濃縮,便形成了今日我們所看到的成語——走馬觀花,跟“蜻蜓點水,浮光掠影”等成語表達(dá)的含義相近。意思為:騎在小跑的馬上欣賞美麗的花兒,只能看一個大概情況。比喻粗枝大葉地觀察事物。
整首詩的意思為:如今金榜題名,昔日那些艱苦的生活和郁悶的精神如同過眼云煙,再也不值一提了。我的心上有一種說不出的痛快,此時此刻,到大自然中放飛身心才是較好的享受。我騎上健步如飛的駿馬行走在繁花似錦的長安城里,沒想到馬兒的步態(tài)是那樣輕快,在不知不覺中,我還沒有大飽眼福,京城的爛漫春花就被我盡收眼底。
孟郊是有名的苦吟詩人,一生寫詩、做學(xué)問時用功,據(jù)說他遇到事情時喜歡思考,一邊思考一邊捻胡須,以致于把自己很多胡須都捻斷了,可見他的用功程度確實很多。
在古代,文人的出路和價值只有進(jìn)入仕途,才可以光宗耀祖。但像孟郊這樣用功的人,卻在每年的科舉考試中,運氣似乎總差那么一點,每次都考不上一官半職。面對屢考不中的情形,令孟郊常常垂頭喪氣,他心里滋生了當(dāng)隱士的想法。此時,他的母親在身后一直鼓勵他,他才沒有放棄考試。
直到46歲時,孟郊才考取了進(jìn)士。面對金榜題名,孟郊十分興奮,他終于可以像其他考取功名的人一樣,可以騎著高頭大馬,得意洋洋地穿梭在京城長安的大街小巷,接受眾人的祝賀和膜拜,同時,也不枉母親的諄諄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