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經(jīng)典古詩《題西林壁》怎樣賞析? 蘇軾這首詩作于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當時他已經(jīng)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六年,這一年他被改遷任汝州團練副使,只是換了一個地方安置,并沒有改變政治上的窘迫地位。在由黃州赴汝州的途中,他路過九江,與友人一起游了廬山。完成廬山之游后,作了《題西林壁》一詩。
西林寺又稱乾明寺,位于廬山西麓,《題西林壁》就是在西林寺墻壁上寫的詩。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從字面上意思理解,“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一句說的是游人從遠處、近處、高處、地處等不同角度觀察廬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觀感的。有時你看到到是起伏連綿的山嶺,有時你看到的是高聳入云端的山峰。后兩句是全詩的之筆,由普通的觀感,變成了詩人對哲理的頓悟。
“不識廬山真面目,不識廬山真面目。”作者認為之所以人們看到的情景不同,只因為自己置身山中,并沒有看到山的全貌。所以廬山的一峰一巒、一草一木依舊不變,人們得出的結(jié)論卻不盡相同。觀山如此,看人看事也是如此,你從只言片語看人,從一點一滴看事,也會出現(xiàn)掛一漏萬,只窺一斑不識全豹的錯誤。
蘇軾在詩既是人生感悟,也是一種政治體驗。蘇軾自進入仕途后卷入了新舊之法的爭議,他在政治傾向上更貼近保守派,反對王安石主導的新法。但他不偏激,主張汲取新法合理成分,主張講究執(zhí)行策略,反而又為舊黨所不容。因此,蘇軾筆下的廬山,也可以看成是撲朔迷離的政局,新舊兩黨立場不同,結(jié)論也不同。事實上,人們都置身局中,置身歷史長河中,都不免陷入當局者迷的困境,應該更客觀地思考問題,得出恰當結(jié)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