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句詞高中生們應(yīng)該也是很熟悉的,這句詞來自于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那么,這首宋詞講述了怎樣的古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呢?下面就跟隨伊頓教育一對一輔導(dǎo)小編一起來詳細的學(xué)習(xí)!
蝶戀花
宋·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賞析
第一句寫景,菊花被輕煙薄霧籠罩,看上去朦朧憂愁;蘭花帶露,似美人偷泣。蘭菊擬人,這里用“愁煙”“泣露”將它們?nèi)烁窕陀^事物也有了情感,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第二句句“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寫新秋清晨,羅幕之間蕩漾著一縷輕寒,燕子雙雙穿過簾幕飛走了。雙燕南飛,女主人公的內(nèi)心何其惆悵,心中有愛無處排遣。燕的雙飛,更反托出人的孤獨。這兩句純寫客觀物象,表情微婉含蓄。
接下來兩句“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明月本無情,怎解美人心?離別的痛苦轉(zhuǎn)嫁給月亮也是無濟于事的。心中的灰暗卻被月光偷見,無奈,無助,無語!情感也從隱微轉(zhuǎn)為強烈。似乎不應(yīng)怨恨它,但卻偏要怨。這種仿佛是無理的埋怨,卻有力地表現(xiàn)了女主人公離恨的煎熬中對月徹夜無眠的情景和外界事物所引起的悵觸。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句千古名句,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晏同叔之“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西風凋碧樹”,不僅是登樓即目所見,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臥聽西風落葉的回憶。景既蕭索,人又孤獨??辗咳瞬幻?,替誰暗垂淚?無人知曉,只知道女子一夜未眠,西風出來多少恨!幾乎言盡的情況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現(xiàn)出一片無限廣遠寥廓的境界:“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她在看什么呢,不知道,也無法知曉,是雙燕,是碧樹,是月亮,或是其他,總之她的眼中全是離別的愁思。這三句是此詞中流傳千古的佳句。高樓騁望,不見所思,因而想到音書寄遠:“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將主人公音書寄遠的強烈愿望與音書無寄的可悲現(xiàn)實對照起來寫,對比強烈,感情濃郁,書信能寫完內(nèi)心的思緒,書信能慰藉孤寂的心靈,不能,因為無法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