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家長會選擇批評教育,讓孩子明白事理。但是批評教育是門學問,批評用的不好,會嚴重限制孩子的發(fā)展。如果批評只是一味地指責孩子,就像拿著一根長矛指向孩子,讓孩子心理受傷,而孩子為了避免受傷,就會本能地拿起盾牌擋回去,那就是頂嘴、推脫錯誤,而不是找辦法改變自己。
怎么批評才有用,才能對孩子的成長起到正向的幫助呢?
第一,對事不對人。
比如孩子弄壞了玩具,如果用“你怎么這么粗心?”這樣的語言,就是把矛指向了孩子,給孩子貼上“粗心”的標簽,而且批評的是孩子的品質(zhì)。那孩子為了反擊,或者逃避,可能會說不是他弄壞的,或是說玩具本來就是壞的。
批評孩子時,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而是和他站在同一方向,只針對事物或事件。在語言中用“我們”代替“你”,不要說孩子哪里不好,而是說事情哪里出現(xiàn)問題,怎么改才能改好。比如針對孩子弄壞玩具,就可以說:“我們來看看玩具怎么壞了,用什么辦法能修好它。”這樣,孩子的行為就會轉(zhuǎn)變?yōu)檎肄k法。
第二,用否定詞暗含正向含義。
比如孩子寫作業(yè)潦草,可能父母會說:“看看你寫的字,怎么這么亂!”孩子的意念就會停留在“亂”這個字上,這是個負向含義的詞匯,給孩子帶來的也是負能量。如果說:“你這次的作業(yè)寫得不夠工整,如果你能再認真一些,就能寫得更工整了。”
一方面,“工整”這個詞包含了正向含義,讓孩子認識到父母對他的期待。另一方面,孩子也知道了改進方法,那就是更認真一些。
孩子做了錯事,或者做得不好的時候,父母并不是為了批評而批評,較終目的,是讓孩子采取行動,變得更好。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才是有效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