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可卑微如塵,不愿墜如螻蟻
高三 謝隱月
“一蓑煙雨任平生,何妨吟嘯且徐行”。蘇軾道出的這番平淡生活與繁榮享受恰恰相反,他不及后者一身皮毛,然而連煩躁的塵埃也不自覺因這樣的平淡靜默。
坐看庭前花開花落,漫觀窗外云卷云舒。若當(dāng)下天空黃昏,也請你抹黑求生,不撕開天空黑的面罩,也不因想茍且偷生而為它的黑暗辯護(hù),前者雖保全自身但行為令人發(fā)指,何不讓我們做為中間者,卑微如塵埃,安樂其身呢?陶潛看到了官場中的黑暗,于是歸隱道出“悠然見南山”的平凡淡然;李白看淡了名利爭奪,又做回了酒中仙;蘇軾看到了朝廷中的紛爭,披頭散發(fā)喊出“大江東去”的灑脫……當(dāng)你“行到是窮處”時,請“坐看云起時”,多了這份灑脫,多了這份淡然,也就多了一份與世無爭的瀟灑,即使如塵的卑微,那也是一種“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的境界啊!
自古有傳“桃花源這樣的脫俗之地,然卻有人要去打破這份安詳寧和,較后桃花源已然匿跡,此人也落得個罪名,因為他的不守信用,急功近利而罪有應(yīng)得。
卑微如塵的自由灑脫需要“長江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豪情,需要“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的堅定,它們會扶去你一時的沖動,沖淡你一時的急躁,讓你心如止水,任前方驚濤駭浪,也驚不起你心中的湖中一點漣漪。卑微如塵的境地中還需要寬容,那是怎樣浩瀚無邊的大海,她像鹽一樣集聚的不滿、妒忌、仇恨和憤怒等統(tǒng)統(tǒng)逐漸融化在水里,寬容讓你即使在黑暗中也能尋找到心中的燭火,那樣的明亮溫暖如心。
卑微如塵,讓你腳下生風(fēng),步步為蓮,它讓你“不以絲竹之亂耳,不以案牘之勞形”,讓你擁有笑看“陜西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的閑情意志未了,道一聲“何陋之有”?
漫觀古今,時光流逝,回憶擱淺,錢鐘書不正是我們的榜樣?他不屑于自己的三冠,他只愿退避世俗,安于寫書,學(xué)學(xué)他,我們也能在心中種下一株卑微的蓮花。
卑微如塵的處境,平淡而又脫俗,且讓我們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的鮮花彌漫,笑看人生。